國際錫研究協會(ITRI)表示,2018年全球精煉錫市場供應短缺量料走闊至7,300噸,因緬甸供應激增的勢頭開始逐漸消失。
電子產品用焊料是錫最重要的用途,約佔全球錫用量的一半。
ITRI的分析師Tom Mulqueen在墨爾本的一次錫會議上表示,預期明年全球錫需求量料增加1%,隨着供應持穩至微幅下降,預計今年錫市供應料短缺3,000噸左右。
Mulqueen表示:“在緬甸,礦山產出已經下降。事實上今年許多供應是受到對礦石庫存的再加工支撐。”
“我們看到產出持續下降。”
在幾年之前緬甸開放之後,該國的錫產出激增,使得緬甸躍升爲中國最大的錫礦石供應國,且爲繼中國和印尼之後的全球第三大錫礦商。但隨着開採活動的不斷增加,接近地表的豐富的資源已枯竭。
ITRI預計2018年全球錫供應將降至351,600噸,預計今年錫供應爲352,500噸。
Mulqueen表示,2018年全球錫需求或增加約1%,至358,900噸,今年全球錫需求料爲355,500噸,受電子產品用焊料需求及汽車部門的需求增加支撐。
在9月,ITRI表示,預計今年需求增速約爲2%,低於2016年3.3%的增速。
不過,Mulqueen稱錫在新一代鉛酸汽車用電池中的使用已經得到擴張。他表示:“受到鉛酸蓄電池性能提高推動,目前我們仍預計未來5-20年鉛酸蓄電池中的需求增速將非常強勁。”
“從較長期來講,我們預期鋰離子電池將會逐漸替代鉛酸蓄電池,不過,我不會說這將對錫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