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矛盾:緬礦資源產出下滑程度。
短期矛盾:供需修復差強化後邊際的變化。
我們的觀點:短期價格仍盤踞在高位且保有上行動能,觀察供需邊際變量。此輪上行的背景仍處於供需兩端修復不均衡的大格局中。疫苗普及帶來的經濟修復情況要遠好於供應國,此差異因近期供應國疫情再次爆發,表現得更爲突出。
價格位於高位後,市場需關注以下幾個邊際變量,首先,馬來西亞MSC冶煉廠預計中斷9個月,而全球來看,錫冶煉產能遠高於礦產能,因此可通過錫礦的轉移來彌補精錫產量的下滑,對全球精錫產出影響甚小。但結構上來看,非洲剛果的錫礦轉移來中國後,將繼續加劇境內外兩地的強弱差,預計國內將繼續保持出口旺勢來緩解境外緊張,需關注礦及精錫內外流轉的情況。其次,高位的錫價一方面持續擠壓下遊的利潤,導致訂單的延緩,削弱短期消費;另一方面高價刺激供應,短期供應彈性加大,去庫表現或低於預期。消息層面,國內供應端逐漸改善,銀漫礦山宣布復產,但產量逐漸修復對二季度供應衝擊偏小;隨着雲南江西等低環保檢查結束,冶煉廠逐漸恢復正常生產,將逐步緩解國內現貨緊張局面。
短期供需修復差強化後,價格將繼續盤踞高位,但同時需關注供需兩端邊際變化。局部市場現貨逼倉導致絕對價格拉升下,不建議追高,但多頭氛圍仍主導預期,回落可酌情買入。兩邊來看外強內弱格局將持續,雖進口已大幅虧損,但綜合比值回歸時間偏長及基差及其不利,反套宜觀望。
投資策略:不追高,回落酌情買入;跨市反套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