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矛盾:緬礦資源產出下滑程度。
短期矛盾:供應修復速度VS政策轉向。
我們的觀點:宏觀利空氛圍有所緩和,多金屬出現反彈。上周錫價大幅下挫後,現貨升水高至6-9千元,當月-次月價差擴大至3千元,期貨倉單降至1千噸,短期與長期預期分歧進一步加大。短期價格走勢上,現貨已出現較強支撐,若宏觀避險情緒無進一步發酵,則下跌之勢將出現緩和。中期(2-6個月)從供需平衡過渡至小幅過剩,單邊行情將受到挑戰。錫長期(6個月以上)受制於礦產出有限,供需仍偏緊。
宏觀氛圍:美國就業快速修復及通脹預期高漲的組合下,年內Taper預期得到鞏固,疊加經濟基本面近期的全面向下,風險資產悉數回落,有色板塊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尤其投機氛圍較濃的品種。
品種角度:品種角度來看,邊際上供應體現出了一定的修復,大的變量如馬來西亞MSC廠,自5月底宣布關停,近期宣布復產,並在市場進行原料採購。該廠年產錫錠2.5萬噸,邊際貢獻將加大四季度過剩。但馬來疫情嚴重,日新增確診數仍在2萬人左右,復產之路仍有不確定性。且前期關停期間,由於精礦的流轉使得錫錠產出有所彌補,後期錫錠邊際增量或不及預期。礦端修復偏慢,仍是制約加工費的調整空間。短期利潤修復有限,供應增增加或偏慢,疊加9月需求旺季回歸,供需仍維持偏緊。供需壓力不斷向四季度累計,遠期過剩的壓力將限制價格高度。
投資策略:利空情緒有所緩和,背靠23W嘗試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