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矛盾:緬礦資源產出下滑程度。
短期矛盾:供應修復速度VS政策轉向。
我們的觀點:現貨端矛盾在進入交割月後發酵,然而消費對高價的實際消納能力仍偏弱。短期平衡上看,去庫的幅度有所放緩,供需矛盾最緊張的時刻或已過去。近期避險情緒有所緩和,短期價格將保持偏強震蕩,關注旺季消費是否有亮眼表現。
伴隨着避險情緒的緩解,有色板塊出現不同程度反彈,近端供需趨緊的品種基本反彈至下跌前平臺甚至上方。周五晚全球央行會議上,鮑威爾講話仍較重篇幅聚焦於對經濟及就業修復的不確定性,而非Taper的具體安排,與此前多位聯儲官員偏鷹派的表態形成對比。品種角度來看,缺口有逐漸修復的預期,近1個月周度去庫力度也出現收窄。供應邊際上存修復預期,境內外冶煉廠開工環比改善,然而礦端修復的偏慢仍有制約。主要錫礦產地的疫情控制仍不理想,如印尼、馬來及緬甸,因此加工費僅小幅上調。前期我們提出“短期偏緊限制跌幅”,但同樣供需矛盾逐漸緩解的預期也限制反彈高度。後期需密切關注消費預期的變化。
投資策略:震蕩偏強,23W附近繼續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