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周新一輪中美貿易磋商在北京舉行,從對外披露的信息來看,雙方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實質性議題或許等待兩國元首會晤後才能有效展開,市場對雙發達成協議抱有很大期待,事件的發展仍將是主導宏觀情緒的重要因素之一;央行數據顯示上月社融創下歷史新高,顯示貨幣寬鬆已在逐步兌現當中,但實體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有充分的“獲得感”仍需更多政策的落實。
2)本周滬錫先揚後抑,春節後首個交易日更是高開突破前期箱體並拉漲至15萬元上方,但後兩日快速回落,目前價格重心盤踞在14.85-14.9萬元附近,中美貿易談判的進行催生市場樂觀預期,電子產業或因貿易糾紛的緩和有望解決而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需求端若出現改善勢必提進一步振市場信心,預計後續市場關注的焦點仍是中美經貿磋商以及境外印尼地區出口恢復的情況。
3)供應來看,海關數據顯示去年12月我國從緬甸進口精礦約1.77萬噸,或約5000金屬噸,同比下滑但環比增長19%,高於此前預期四季度3000-4000金屬噸/月的進口量,但從全年來看,總進口量下降近20%,供應顯著收窄,目前需重點關注今年年初的進口情況;另一方面,SMM數據顯示上月境內精煉錫產量1.24萬噸,環比增長3.5%,產量恢復得益於雲錫的全面復產,但華錫檢修以及部分小冶煉廠春節前提前停產放假,令整體產量增加有限,考慮到春節假期的影響以及華錫復產時間未定,預計本月境內錫錠產量環比或下滑至1.15-1.2萬噸左右。
4)庫存和需求來看,本周交易所庫存較節前增加105噸至0.82萬噸,而SMM統計當前冶煉廠庫存約0.64萬噸,環比增長12%,春節期間大型冶煉企業保持生產,節後貿易商以及下遊企業回歸情況一般,短期來看市場供應壓力有所加大,除季節性累庫影響現貨供需態勢外,終端買興相對缺乏也是近期去庫力度不足,節奏偏緩的主要原因,需求完全恢復之前庫存難以下行。
5)總體而言,對於後續基本面需側重的點,一是終端企業訂單的復蘇情況,開工率的回升程度,二是個舊地區選廠搬遷帶來選礦產能斷檔,對當地冶煉企業的影響是否進一步發酵,三是緬甸礦進口量是否延續去年四季度的萎縮態勢,當地礦產復產偏遲是否會在今年再度上演,導致礦端缺口預期得以進一步兌現,令供應擾動加劇支撐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