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顧
1 月份錫價呈現上漲趨勢,滬錫觸及 244650 元/噸高位。錫價上漲的原因在於宏觀預期的修復以及供給端風險,其中需求反彈預期是主導因素。國內疫情快速過峯後,錫市場開始交易中國的經濟復蘇和政策刺激預期。基本面來看,一季度錫礦產量收縮,海外供應端幹擾增多,祕魯、緬甸等地錫礦產量下滑,錫礦加工費逼近中小型冶煉廠成本線,冶煉廠生產積極性不高。
二、行情展望
宏觀方面,國內疫情傳播速度超預期,全國大多數地區在春節前完成過峯,而且市場預期的二次感染沒有到來,因此疫情對經濟的主要衝擊在春節前,預計春節後國內會出現一輪消費反彈。三月份兩會召開之前,政策刺激的預期會很強。交易中國的需求復蘇和政策刺激都可能對錫價構成利好影響。 但是中國經濟依然面臨挑戰,出口大概率會顯著下滑,居民加槓杆空間依然有限,地產消費難有大幅改善。因此到了春節後的旺季,錫價可能不漲反跌。海外市場的核心因素在於通脹下滑與經濟衰退,通脹下滑和經濟衰退都毋庸置疑,但是如果通脹回落速度過快,而經濟一直沒有陷入衰退,那麼對錫市來說是樂觀的。只有等到經濟進入實質性的衰退,才會對市場構成利空。
基本面方面,供應端幹擾比較大,錫礦幹擾多,祕魯地區爆發暴亂抗議活動,1 月12 號,明蘇礦業下面的 San Rafael 錫礦停產,該礦爲全球最大的錫礦之一,佔全球錫礦產量的 7%。緬甸礦產量有較強的季節性,每年一季度受國內春節假期的影響,一般爲緬甸礦的產量淡季,而且緬甸礦正面臨品位下滑的問題,加上緬甸的地區人工成本及開採成本上漲,預計今年緬甸礦產量會下降 3000 噸。而且 2022 年一季度受到高錫價刺激,緬甸政府拋儲 8000 噸。根據 ITA 消息,緬甸佤邦政府錫礦庫存已經不足原來的四分之一,難有如今年年初大量拋儲的行爲。
綜上所述,當前錫市場在交易經濟復蘇和政策預期,由於目前處於消費淡季,壘庫可以被解釋爲季節性現象,消費復蘇預期無法證僞,在錫供應端幹擾的推波助瀾下,一季度錫價依然易漲難跌。
但是到了三月後的旺季,錫價可能不漲反跌,原因是國內消費大概率是弱復蘇,地產及耐用品消費難有大幅好轉,以及海外需求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