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錫業協會(ITA)官網消息,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流行期間,中國進口的精煉錫增長了8倍。爲了防止新冠疫情的爆發,中國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停止了國內大部分精煉錫的生產。目前,僅有雲南錫業等國有企業尚在生產,但產量相比以往明顯降低。疫情期間,中國共進口了1,500噸精煉錫,同比增長超過800%,並且延續了2019年12月的高進口量;這也是2017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精煉錫出口量顯著減少,僅出口520噸,同比下降69%。
此外,由於冶煉企業產能較低,導致精礦進口量明顯下降。根據海關最新數據,中國在1月和2月共進口了錫礦石和精礦24,678噸,共含有錫金屬7,000噸,同比下降22%,其中89%錫進口量來自緬甸。
國際錫業協會(ITA)分析指出,春節假期後,緬甸錫採礦業仍未完全恢復。從中國返回緬甸的工人必須接受爲期14天的隔離,加之最近國際錫價暴跌,使得部分礦企暫停了開採。緬甸目前的出口主要是節前庫存量,預計到5月份出口將持續保持低位,因此不太可能影響全球錫市場。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中心,高永偉編譯;原文網址:https://www.internationaltin.org/china-refined-imports-up-eight-f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