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國有企業成爲“六大力量”寄予殷切希望,明確提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雲錫控股公司牢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充分發揮企業黨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遵循總書記“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中央和雲南省委的大政方針,全力以赴抓改革,凝心聚力促發展,書寫了雲錫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作爲一家具有134年發展歷史的國有企業,雲錫是中國錫工業的發源地,雲南工業文明的搖籃,中國錫工業的“領頭羊”。同時也是世界錫行業“歷史最悠久、資源最豐富、產業鏈最長、產業門類最齊全、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在世界錫行業中居於龍頭地位。
雲錫走過的每一步都吸引着很多的目光,成爲人們關注和談論的焦點。翻看雲錫的歷史,我們深感:發展成就的取得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離不開資源的拓展,也離不開技術的提升,既離不開對市場的把握,也離不開對產品的升級,既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也離不開科學的管理……只有當諸多積極因素產生“共振”,才能形成發展的強大合力,發展的速度才會更快,發展的質量才會更高,否則,發展就會受限,經營必然受損。
2013年,由於歷史上一些項目盲目投資決策的重大失誤,不僅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而且留下了較難解決的後遺症,加上世界經濟長期震蕩徘徊,有色金屬市場需求不振,錫產品價格持續下行,多重不利因素共同作用,致使雲錫多年連續巨額虧損,公司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發展危機。
爲了盡快扭轉頹勢,堅決遏制下滑趨勢,作爲新上任的公司黨委書記,我和班子成員一起頂住了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客觀分析雲錫面臨的困難及存在的問題,冷靜思考,沉着應對,積極尋求使雲錫擺脫困境、重新走上正軌的方法和舉措。
2014年,通過對集團所屬單位進行深入走訪調研,我寫出了《對雲錫存在問題及對策的思考》,全面分析了雲錫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和困難的辦法措施,受到時任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恆,時任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陳豪等領導同志的關注和批示。
2015年,我們提出了“三年打基礎、五年大翻身、十年創輝煌”的發展目標,全面發動,廣泛動員,團結帶領幹部職工勠力同心、挖潛創效、提質增效,打響了減虧增盈攻堅戰,有效遏制了經濟下滑的趨勢,減少了虧損,穩住了人心,堅定了全司上下重振雲錫的信心和決心。
2016年,雲錫制定了“創新驅動、改革突破、開放合作、轉型發展”的發展思路,進一步統一思想、提振信心,多措並舉,猛藥去痾,邁出了深改轉型的堅定步伐,匯聚了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
2017年,我們緊緊圍繞“改革、扭虧、轉型”的工作主線,強推深改攻堅,全力扭虧爲盈,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礎上,乘勢而上,順勢而爲,團結帶領幹部職工朝着既定的發展目標奮力邁進,雲錫的改革發展各項事業重新煥發了生機與活力。
雲錫人沒有被暫時的困難所擊倒,憑借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雲錫精神,通過持續推進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前瞻性的改革發展舉措,連續下行的運行趨勢得到了根本扭轉。
今年1月,雲錫生產經營實現了久違的開門紅,結束了長達近50個月連續虧損的局面,一舉打破了連續4年的虧損魔咒,上半年實現利潤總額5.36億元,營業總收入、利稅總額、企業增加值等也都大幅提升,生產經營企穩向好,企業發展逐步走向正軌。
從巨虧到扭虧,從扭虧到盈利,從盈利到穩中向好,盡管扭虧爲盈的道路異常艱辛,但人們已從雲錫艱苦卓絕的拼搏中看到了錫業巨擘重塑輝煌的信心和力量。
確立目標 有的放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沿着正確道路推進。”面對困難重重、積弊難返、不進則退的復雜局面,改革怎麼改?轉型怎麼轉?事業怎麼幹?是擺在雲錫人面前現實而緊迫的任務。
公司領導班子對此的回答擲地有聲:“無論困難多大,公司領導班子都要以對組織、對歷史、對員工高度負責的態度,將企業從困境中帶出來!決不能讓百年雲錫倒在我們這一任領導的手上!”
我們在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難、面臨的挑戰、發展的機遇之後,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對發展的研判達成了高度的一致:解決百年雲錫生存與發展問題的根本方法就是深化改革、轉型發展!這是重塑雲錫輝煌的必由之路,必須義無反顧、堅定不移地推進深改轉型。
確立了奮鬥目標之後,雲錫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着力從“調、轉、破、立”四個維度推進改革攻堅、強化措施落地。
一是分層級“調”。調整優化控股公司功能定位和組織架構,加快投資控股型公司頂層設計的落地實施。調整扭轉傳統的過度集權貪大的經營管控模式,精簡管理層級,下放管理權限,努力實現扁平化管理。首批選擇6家單位先行先試,全面實施“鬆綁放權”,激發二級單位獨立自主經營的活力與動力。
二是有計劃“轉”。轉觀念,總結雲錫多元化投資失敗的深刻教訓,切實轉變盲目擴張、冒進投資的發展觀念,將發展重心聚焦錫主業,將錫主業的發展動力鎖定在深加工產業。加快產品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依靠技術進步加快新產品市場推廣,推動雲錫產品產業從產業鏈低端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產業轉型升級。
三是大力度“破”。打破同類業務管理分散和低效的局面,圍繞集約化協同發展的目標,實施了礦山採選一體化改革,有效整合資源,達到了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破冰產銷脫節的痼疾,按產購銷一體化格局,推進營銷體系改革;突破體制機制的束縛,加大了三項制度改革力度,大力推進機關定編、定崗、定員“三定”和薪酬考核體系改革。
四是下決心“改”。圍繞控股公司產業培育目標,改制成立了物流公司、研究院公司和前海融資租賃公司並有序開展業務,爲雲錫貿易金融業務和科技服務產業打下了良好基礎;高度重視混合所有制改革,樹立混合所有制改革樣板,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工作加快推進;在控股層面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優化控股公司股權結構,改善資產資本結構;利用錫材、錫化工等優勢產業板塊,積極尋求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或引入財務投資人,促進產業產品優化升級、快速市場擴張提速發展。
刪繁就簡 革故鼎新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爲雲錫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補”重大舉措則爲雲錫深化改革指明了方法和路徑。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唯有深化改革,才能實現攻堅脫困;唯有深化改革,才能實現跨越發展。
在深入分析了雲錫存在的能力危機、信用危機和產業危機之後,我明確提出只有圍着市場轉、圍着利潤轉、圍着職工羣衆的幸福生活轉,才能不斷凝聚廣大幹部職工力量,增強企業前進的動力,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爲此,雲錫積極順應市場發展的趨勢,緊盯市場、貼近市場,自覺遵循市場規律,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杆、降成本、補短板,以創新發展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批、重組進入上市一批、整合優化一批、剝離處置一批、市場出清一批“六個一批”爲抓手,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有效發揮市場在企業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一是優化融資去槓杆。加強同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與中國建設銀行籤署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等合作協議,全國首單地方國企市場化債轉股最終落地雲錫,大幅降低了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和財務成本。緊緊抓住今年上半年持續盈利及房地產股權轉讓等利好,積極與信用評級機構溝通協調,使雲錫控股公司信用評級由AA展望負面調升爲AA展望穩定。
二是優化人力減包袱。進一步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創新人才引培留用機制、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結構、推進人力資源管理轉型。着力健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和收入能高能低機制。嚴格把好人力資源準入關口。科學設置崗位,嚴格定編定員。使員工準入制度化、通道多樣化。擴大選人用人視野,合理加大市場化、社會化方式引進核心骨幹人才、緊缺專業人才的力度,逐步降低輔助類人員比例,不斷優化員工隊伍結構。加大對關鍵崗位人才的激勵力度。積極探索各專業領域人才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寬帶薪酬體系,打通企業內部生產、研發、營銷以及技能操作等序列人員的薪酬分配通道。
三是處置僵屍去產能。通過“控風險、降損失、收資金、縮戰線”剝離與主業關聯度較低,不具備運營和發展優勢,嚴重拖累主業健康發展的業務,加快整體資產處置和分類打包處置,有效降低損失,提高資產質量,推動企業輕裝上陣。主動減壓,清理退出一批與主業相關性差、長期虧損、扭虧無望且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輔業,快速止住“出血點”,積極化解債權債務風險,爭取相關政策,努力實現市場出清。快速、妥善處理處於產業領域低端、行業產能過剩扭虧無望的僵屍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市場競爭力。
四是精細管理增利潤。強化生產經營精細化管理各項措施的實施,強化考核督查和責任落實,不斷改善資源優質單位的生產經營條件,以錫業股份爲代表的盈利單位進一步提升業績,較大地增加了利潤貢獻率。今年上半年,錫業股份實現淨利潤3.59億元,同比增長71倍。抓住銷售有利時機,拓寬營銷渠道,加大房地產去庫存力度,止住房地產這個最大的“出血點”。
五是多措並舉降成本。扭住降本增效的關鍵環節,狠抓成本費用的控制和降低工作,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增加開源節流舉措。今年上半年,三項費用比預算減少5800萬元,同比減少1.4%;三公經費比預算減少1080萬元,同比減少5.6%。同時,強化風險管控,嚴格對外投資項目的論證和決策,有效杜絕投資風險。加強市場研究和價格趨勢預測分析,期現聯動,較好管控價格波動對經營業績的影響。
創新驅動 助推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實施創新驅動。”雲錫這艘百年航船,能在起起伏伏的市場大潮中劈波斬浪,靠的是什麼?很關鍵的一條就是“求新、求變、求精”的企業特質,其核心就是創新。翻開雲錫創新求變的華章,不難看出,成功開發砂礦水採水運、錫礦泥重選、全液壓全斷面天井鑽機、離心選礦機、電熱螺旋連續結晶機、錫頂吹爐煉錫等等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錫採選冶技術與裝備,推陳出新,使雲錫在革舊鼎新中持續引領錫行業的創新發展。
新常態下,我們認爲只有創新才能激活“一池春水”,只有創新才能助推雲錫深改轉型,邁向產品和產業的高端,穩居世界錫行業龍頭地位。
聚焦主業、全面創新、增強驅動,是雲錫實施創新驅動的出發點和目標。爲了加大創新對企業發展的推動力,雲錫提出了加快“兩中心、三基地”建設的創新發展思路,以此作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的有力抓手。
經過積極運作和籌備,2016年3月召開錫化工改革發展大會,6月召開錫材改革發展大會,拉開了錫材、錫化工改革發展的大幕,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展開錫深加工產品發展大討論,制定了建設錫基新材料、錫化工新材料和銦新材料產業基地的目標措施,以此作爲引領雲錫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引領和帶動錫產業的整體轉型發展。
“三基地”作爲雲錫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重點是以錫材公司爲載體打造錫基新材料生產基地,以錫化工分公司爲載體打造錫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依託華聯鋅銦公司建設基礎銦及高純銦生產基地,依託研究院公司建設高技術銦基新材料生產基地,最終達到建設世界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錫基新材料生產基地、錫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和全國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銦基新材料生產基地的目的。
2017年4月7日,雲錫“兩中心”在昆明正式掛牌運行,敞開了錫、銦新材料新產品研發中心建設的大門,標志着雲錫實施科技創新、推進創新驅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4月12日,雲南省委書記陳豪率有關部門到雲錫“兩中心”調研,對此給予了較高評價和充分肯定,指出了研發中心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前瞻性,並強調指出“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寄望雲錫通過培養和引進高素質人才加強科技創新,加快創新驅動的步伐。
“兩中心”作爲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新產品孵化、人才培養、開放合作“五位一體”的創新研發中心,是雲錫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發能力的展示窗口、對外科技合作和政策爭取的重要平臺、探索創新機制的試驗田、促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引擎,使雲錫新材料、新產品研發有了可靠的抓手。
通過將“兩中心”逐步建設成爲世界一流的錫新材料和銦新材料研發中心,提升雲錫錫、銦新材料研發能力,彌補傳統產、購、銷、研模式的短板,增強企業技術核心競爭力,爲“三基地”的建設以及產品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推進產品產業從粗放型向精深型、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兩中心”研發平臺的成功打造,“三基地”建設的深入推進,爲雲錫提升核心競爭力增添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最終把“兩中心、三基地”打造成爲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強化引領 保障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與“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雲錫深入貫徹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雲錫改革發展過程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一是突出領導核心定位,確保作用發揮。在頂層設計上明確黨的領導,把黨建工作總體要求寫入公司章程。在運行機制上強化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使黨的領導在企業管理各個環節中更加強化。在決策程序上,進一步釐清了黨委和董事會、經理層、監事會等其他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形成了各負其責、協調運轉的治理機制。
二是突出政治引領,強化理論武裝。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突出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增強“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抓好“學做”結合,使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爲企業發展活力和競爭實力。確保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在雲錫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三是突出強基固本,築牢戰鬥堡壘。認真落實“四個同步”“四個對接”要求,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在各個層面構建起嚴密的黨建網絡。延伸黨建“觸角”,把黨組織建到車間班組,充分發揮黨支部推動生產組織、凝聚職工羣衆的戰鬥堡壘作用。消除黨建“盲區”,確保了“企業發展到哪裏、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裏”,實現了黨組織和黨員組織生活及黨的工作全覆蓋。
四是突出黨管幹部原則,強化隊伍保障。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原則,嚴格執行選人用人程序,堅持好幹部標準,注重培養選拔政治強、懂專業、善經營、敢擔當、作風正的幹部。按照“對黨忠誠、勇於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爲、清正廉潔”的要求,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加強各類人才“引培留用”機制創新,加大市場化、社會化選聘人才力度,着力抓好人才隊伍建設,爲雲錫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幹部和人才支持。
乘着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東風,雲錫將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勇氣闖關奪隘、奮勇前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雲錫航船的風帆已高高揚起,在政策東風的勁吹下,憑借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雲錫精神,開啓砥礪奮進的新徵程,闖出改革發展的新天地,努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企業集團,持續引領世界錫行業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