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產量調研,6月中國精錫產量約爲13,700噸,與5月相比下降10%。6月產量下降很大程度上受環保審查的影響,數家冶煉廠6月停產7-10天,個舊大部分煙化爐暫停生產,並且對環保的更大投資導致冶煉成本上升。個舊私人礦山目前只有個別恢復生產,大部分還沒有復產。另外,個舊當地選礦廠被要求9月30日前搬遷到新的工業園區。環保監管的持續加強可能繼續對未來數月的產量形成壓力。此外,由於從6月10日起開展爲期45天的停產檢修,華錫集團6月產量相比5月降幅超過一半。
根據與生產商和貿易商的交流,估計的緬甸6月錫礦出貨含錫量爲4,300噸,環比下降14%,同比下降19%。今年上半年緬甸出貨含錫量估計爲30,300噸,與去年同期相差不大。現在緬甸當地正值雨季,並且由於政策變化,當地報關速度由原來1-2天變爲半個月左右,導致出貨速度大大放緩,預計第三季度緬甸出貨量會受到影響。印尼6月精錫出口量爲5,600噸,同比上升40%,但與5月12,500噸的出貨量相比出現了大幅下滑。5月出口量是自2014年3月以來的月度出口最高值,得益於之前由於出口許可證頒發問題累積的錫錠庫存在5月得以清出。
錫市場供應端的故事仍然撲朔迷離,中國環保檢查的壓力可能會維持常態化,緬甸礦供應仍是決定未來全球錫供應的關鍵因素,而印尼政策監管的變化也許對全球錫市場產生衝擊。2018年亞洲錫業周將於9月16日至18日在深圳召開,屆時諸多行業專家將爲與會代表全面解讀錫供應情況。雲南錫業公司、印尼天馬公司和馬來西亞冶煉集團等行業巨頭將在此次亞洲錫業周上爲與會代表解讀錫供應前景;來自國際錫協和其他知名研究機構等的專家也將爲大家深入分析全球錫市場以及緬甸供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