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雲錫連續4年出現巨額虧損,資產負債率達83%。
2015年,受控股公司連續虧損的影響,中誠信國際對控股公司主體信用評級由“主體信用評級AA,評級展望穩定”調降爲“主體信用評級AA,評級展望負面”。
雲錫內部虧損嚴重、資不抵債;外部錫金屬價格持續下降,市場供需矛盾異常尖銳,供需失衡,產能嚴重過剩,中低端產品過多,產品結構性不足,矛盾非常突出。
雲錫瀕臨破產,百年雲錫或將不存!
擔當者,不懼途艱路遠2014年以來,市場的持續低迷,虧損面持續增大,讓雲錫感到生產經營的艱難,生存問題被市場和虧損束縛得越來越緊,越來越窒息。
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把雲錫的現狀植入歷史的縱深和未來的發展去思考,認爲當前雲錫存在三大危機和問題,即產業危機、信用危機和能力危機,資源魔咒問題、靠天吃飯問題,蜻蜓吃尾巴,自家吃自家的問題。
三大危機和三大問題都聚焦於這個“百年老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之上,爲探究和解構雲錫的改革和主動轉型,提供了直指矛盾症結的深刻認識。
面對危機和問題,必須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膽識,在險境和危機中闖出一條出路、一條生路。
突破藩籬,衝出自我構築的圍城成爲了雲錫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共識。爲此,雲錫在制定“十三五”規劃中,全面分析總結了“十二五”期間的問題,提出了“三年打基礎,五年大翻身、十年創輝煌”的工作目標,並在2015年提出“創新驅動,改革突破,開放合作,轉型發展”4個主要任務;2016年提出打造活力雲錫、綠色雲錫、幸福雲錫,突出重圍,再創輝煌,爲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現代企業集團而努力奮鬥的目標。
從什麼地方破局,是向輝煌目標邁出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
收入的持續下降,讓雲錫職工中產生了一系列的悲觀情緒。同樣,銀行、證券等資本市場也存有這樣的悲觀情緒。這些悲觀情緒來源於產品成本與市場的倒掛,虧損面不斷加大;來源於外部資金的謹慎和收緊。
沒有了流動資金,生產經營資金鏈安全,瞬間變得迫在眉睫,資金鏈的斷裂,雲錫何以維系?
在一系列救亡圖存的措施中,維持雲錫生存的當務之急就是確保資金鏈安全。
打鐵還靠自身硬。資金鏈安全需從兩個維度進行分析。
內部,侵蝕淨資產主要爲:一是以房地產爲代表的投資項目長期虧損,且佔據較大的虧損面;二是多年來積累的歷史包袱太沉重;三是部分單位體制機制不活,導致資產利用率低下,不同程度上侵蝕着利潤。四是有色金屬價格的低迷,突顯了內部管理在效率、成本上的有待加強管理。
外部,全球經濟的低迷,在資本市場融資困難重重,不斷的靠舉新債還舊債。
破解生存之困,自我救贖才是真正的破解。
新一屆領導班子以強有力的措施加強內部管理,緊緊圍繞“改革、扭虧、轉型”的工作主線,找準生產經營中造成虧損的多個出血點,以問題爲導向全力攻堅克難;對外,大力實施“走出去”“引進來”開放合作戰略。
志強者,善行事而常達2016年10月10日,國務院出臺了《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杆率的意見》及《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2016版《意見》),債轉股與企業破產重組、盤活企業資產、發展股權融資等一起成爲積極穩妥去槓杆的重要途徑。
由中國建設銀行投資設立的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是中國銀監會批準成立的第一家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在2016年初,中國建設銀行爲貫徹落實中央“三去一降一補”政策,在市場化、法制化前提下,就開始着眼於選擇了一批央企和省屬地方國企作爲第一批去槓杆、市場化債轉股試點企業上報國家發改委。
債轉股政策對大型國企資金鏈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選擇誰?怎樣選擇的主動權在中國建設銀行。
處於全國大中型國有企業的行列中,雲錫爭取到的概率是多少?
站在雲錫的角度,雲錫有技術、有市場、有資源保證等衆多的理由爭取債轉股政策優勢。同時,也存在連續4年巨額虧損,造成資產負債結構持續惡化,資金鏈風險高等不足。
作爲債轉股實施機構的建設銀行對雲南省內各大型企業債轉股的實施有着一套規範的程序和投資收益的着眼點,如何選擇有着自身的考量。
信任,在雙方的合作中成爲邁出第一步的關鍵點。
全球發展放緩情況下,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深化改革、轉型升級怎麼樣?2016年中國建設銀行總行董事徐鐵率隊到雲錫調研時,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從雲錫的優勢和發展方向上作出了回答,即“雲錫依託資源、人才、技術和品牌優勢,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眼睛向內,研究體制機制存在的問題;轉型升級,把產業鏈再向深處延伸,提高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產品的佔有比例,提高公司運行的效益,走出低谷。按照雲錫“十三五”規劃,“三年打基礎,五年大翻身,十年創輝煌”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提高市場競爭力,鞏固競爭優勢,創新發展。”
雙方進行了多次溝通和交流,建設銀行先後4次選派專業人員深入雲錫公司進行盡職調查、溝通及訪談,雲錫公司主要領導也帶領相關人員到建設銀行總行進行溝通和協商,雙方漸行漸近,在充分掌握了雲錫公司目前的生產經營狀況、資源儲備情況及未來發展戰略之後,爲了幫助企業更好發展,實現雙贏或多贏的局面,最終達成了戰略合作意願。
2016年8月15日,雲南省國資委、雲錫公司及建設銀行籤署了《關於降低雲錫控股槓杆率業務合作框架協議》,爲此次債轉股的最終落地奠定了基礎。
2016年10月16日,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與雲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嚴格按照市場化、法制化的原則,雙方經過友好協商,在自願、平等和誠信的基礎上,在京籤署總額近50億元的市場化債轉股投資協議,建行雲南省分行、雲錫集團還籤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這是雙方落實總額100億元全面降低雲錫控股槓杆率框架協議邁出的實質性步伐,標志着全國首單地方國企市場化債轉股項目成功落地。
協議籤署後雲南省國資委主任羅昭斌表示:“雲錫不是缺產品,也不是缺技術,主要還是這幾年的周期性原因導致的虧損。通過債轉股,可以置換高成本的負債,大幅降低財務成本。”
建設銀行方表示:“在上一輪政策性債轉股中,信達和華融都成爲雲錫集團的股東,有着良好的信譽。同時,建設銀行在其過程中強烈地感受到廣大幹部職工,對雲錫有着真摯的情感,不希望百年企業在這一代人中轟然倒下,有着改革發展的強烈願望。通過對雲錫控股公司財務、法律、生產等全方位的調研後,認爲雲錫作爲錫行業龍頭、錫行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經歷百年發展,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發展前景好,主業健康。因此目前的困難是暫時性的困難,雲錫控股公司不屬於‘僵屍企業’、更不屬於失信企業及產能過剩企業。”
債轉股項目的成功,既爲處於困境中的雲錫拉了一把,又進一步澄清了外界對雲錫的質疑,重塑了雲錫良好的社會形象。
2017年7月11日,雲錫控股公司收到中誠信國際信用等級通知書(信評委函字[2017]跟蹤0528號),經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委員會審定,維持雲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主體信用等級爲AA,評級展望由負面上調爲穩定。
志堅者,不以險阻爲難近年來,我國嚴格控制“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進出口,嚴禁所有企業開展錫精礦加工復出口業務,錫錠和大部分錫深加工產品取消出口退稅或出口退稅率較低,錫產品很大一部分退出了國際市場,以雲錫爲代表的國內錫行業企業對國際市場錫價格的影響力大幅下降。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內經濟進入下行通道,有色金屬市場需求持續疲軟,進出口業務萎縮,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國內錫產品市場供應過剩,雲錫生產經營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但從國際上看,在一段時期內錫產品呈現小幅短缺的態勢。由於國內國際市場無法自由聯通,錫行業國內過剩國際短缺的情況一直沒有得到改善。
隨着一帶一路建設向縱深發展,2016年“三去一降一補”爲主要任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力推進,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42號文件),明確提出“調整進出口有關政策,支持符合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開展銅精礦、錫精礦等加工貿易”。
胸懷“走出去”戰略的雲錫,在進出口貿易領域,已深耕多時。
2014年3月12日,商務部駐昆明特派辦副特派員趙傳義等一行到雲錫,了解到錫化工的產業迅猛發展,工藝技術、產能規模、產品產量、技術經濟指標在國內首屈一指時,趙傳義連聲說:“不錯,真不錯,這就是轉型升級的示範,這就是雲錫延伸產業鏈、發展深加工帶來的效果。”
2016年3月11日,國家商務部駐昆特派員李朝勝一行四人到雲錫產業園化工材料分公司實地調研後,對其在產業發展、對外開放合作等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和成效給予肯定。
2016年9月20日,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率隊赴京,就雲錫爭取錫精礦、銅精礦加工貿易政策的有關事宜,向商務部外貿司領導進行專項匯報;對未來發展的方向、目標和任務進行了介紹,並就開展錫精礦加工貿易業務所具備的生產、質量、安全、環保和營銷渠道等方面的優勢,開展錫精礦加工貿易對雲錫、國內錫行業的貢獻,對地方經濟的貢獻等內容進行了詳盡匯報。
2017年3月1日,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一行到雲南省商務廳就進出口業務的預計完成情況,當前涉及外貿業務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說明。
機會面前,雲錫對發展的真誠、對事業的執着打動了每一位聆聽者。
機會面前,雲錫以詳實的數據、完美的方案演繹政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機會面前,雲錫展現的是“一帶一路”建設忠實的執行者,是努力爭當雲南省工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印發《商務部關於允許雲南錫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展錫精礦加工貿易業務的通知》(商貿函[2017]168號),標志着雲錫開展錫精礦加工貿易業務獲得了國家層面的許可和支持。商務部對錫行業內的唯一企業發文特許一項政策,這是史無先例的。
志合者,不以山海爲遠如果把雲錫百年錫工業的科技發展置於技術引進、置於開放合作的坐標上,我們就能發現雲錫先輩的觀念和視野,成就了百年雲錫的輝煌;就能發現一個百年老店的背後,有着對文化趨向抉擇的正確性,在處理本土文化及外來文化上形成了“洋爲中用”“中西結合”“爲我所用”的特色文化運作模式,而開放合作才是這一特色文化的根本。
百年雲錫一路走來,開放合作締造了一個強大的雲錫。
從歷史上看,雲錫的每一次重大科技創新,都是走出去、請進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成就了每一次飛躍。同樣,在上世紀初,雲錫與澳大利亞澳斯麥特公司、美國莫頓公司先後在錫冶煉、甲基錫領域進行合作,奠定了雲錫在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
雲錫的開放合作,不僅限於技術的引進,更多的是在開放、包容、爲我所用理念的支撐下,而進行的科技、人文、管理等多方面的汲取,終始關注世界錫科技前沿,始終盯住市場動態。
2015年11月,張濤率隊到美國拜訪了客戶,並對駐美國公司要求,一是加強與美國各相關公司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推動公司的國際化進程。二是加強對外合作。不能只局限於錫的方面,要向其它方面積極拓展。注意追蹤好的項目,尋找好的合作夥伴,加速開展在新領域中的合作。三是要對海外公司的相關職能業務進行研究,充分放權,以有利於人才的流動和引進,吸引高素質人才到雲錫工作。
2016年,張濤在德國期間,要求各海外公司一定要注意開放合作,注意瞄準前沿,看準發展趨勢。對好的項目,要盯緊盯實,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合作,尋求技術、項目和市場平臺。
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實施和快速推進,雲南將建設成爲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開放前沿。在此背景下,雲錫尋求於在更高領域、更廣區域拓展開放合作。
從世界錫行業的現狀來看:
錫科技領域,歐洲有着部分領先的技術水平和人才優勢。
錫金屬市場,全球最大的錫金屬消費市場在東南亞,而中國則是最大。
錫生產商,全球主要錫生產商雲錫、PT蒂瑪、雲南乘風在東南亞,其中雲南就佔兩個。
處於天時、地利、人和的雲錫,把目光聚焦於國際錫協,在更高領域謀篇布局。
國際錫協是全球錫行業的高層組織,在合作領域有望與雲錫開展技術、人才、產業發展的合作,幫助雲錫了解和掌握科技發展的前景、產業發展的趨勢,企業發展的空間將會更爲開闊,轉方式調結構的思路將會更加清晰。
2016年8月,張濤到英國拜訪了國際錫研究協會總部及其實驗室。就錫行業面臨的挑戰、國際錫行業行爲準則、全球經濟形勢及錫行業市場分析、錫的新應用探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並取得廣泛共識。探討了2017年在昆明舉行國際錫業論壇的可能性。
2017年9月13日,以“預見、發展、創新、共贏”爲主題的2017亞洲錫業周在昆明開幕,來自全球及中國的礦山、冶煉廠、焊料企業、電子制造企業、馬口鐵工廠、化工廠、貿易商、基金、證券公司、各大投行、綜合利用公司及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等組織的300多人,圍繞經濟、技術、貿易等領域開展對話合作。
作爲世界錫行業的領跑者,各類組織把錫行業的發展走向聚焦到了雲錫,期待在世界錫業迷茫當前,雲錫有着新的舉動,提出新的模式。
會上,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在會上提出了3個方面的倡議:一是不斷開放合作,通過國際錫協、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真誠合作,不斷加強錫及錫深加工領域的交流,共同推動世界錫業的升級發展;二是着力創新驅動,堅持不懈地研發和探索錫的新用途和新特性,以科技創新帶動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永葆世界錫業發展的生機活力;三是實現共贏發展,不斷優化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順應時代需求,優化資源配置,在錫行業行爲準則的框架下抱團發展、共贏發展。
開放合作、創新驅動、共贏發展方案的提出,既是雲錫近年來始終致力於的方向,也契合於世界錫行業各組織的發展趨向,更是“一帶一路”建設在世界錫行業中的一個縮影和生動的實踐。
2017年亞洲錫業周,是全球錫行業合作機制的升級版。通過鼓勵更多發展中國家和更多相關錫行業的組織參與進來,各類組織可以整合自己的傳統合作網絡,跨越地理和文化的差異,形成全球範圍內更加開放包容的合作平臺,更好地表達共同的願景和訴求。亞洲錫業周一方面有利於構築國家間新型互利合作關系的基石;另一方面,也有利於進一步提升與錫行業相關的各類組織在發展的速度和質量。
志合者,不以山海爲遠。亞洲錫業周是志同道合者的自覺選擇,相信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下,國際錫協成員組織之間的合作也將不斷深化,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