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冶公司鋅分廠的電解工序,一直沿用人工冷粘或者熱熔的方式,將絕緣條粘合在陰極板上,再刷上防腐漆。但長期在高溫高酸環境中,塑料制成的絕緣條不斷熱脹冷縮,粘合部位逐漸鬆動,酸液滲透、腐蝕,導致絕緣條脫落、斷裂,陰極板也因此受損報廢,一塊陰極板的使用周期只有6-8個月,大大提高了電解工序的成本。這成了鋅分廠技術人員的一塊“心病”。
人工模壓的陰極板腐蝕嚴重
一切改變都起源於“走出去”的技術參觀活動。在參觀同行業工藝技術時,技術人員對陰極板的使用做了對比,發現同行使用的陰極板壽命更長,就特別進行了調查研究。回去之後,技術人員與幾個生產相類似產品的廠家聯系,了解具體工藝,再結合本廠的生產環境,反復試驗,終於找到了解決方法。他們發現,只要將絕緣條與陰極板放入硫化機內整體模壓硫化,使兩者牢固粘合在一起,成爲不可分割的整體,同時絕緣條採用耐腐蝕、耐高溫且不易變形的新型材料,就可以延長絕緣條的使用壽命。
說幹就幹,鋅分廠立即與相關廠家聯系,根據新發現生產了一批新型陰極板,結果不出所望,新型陰極板性能優,使用壽命也提高了。
整體模壓硫化陰極板
“通過簡單的維護就可以用差不多一年,以前半年多就被腐蝕掉了!” 電解工序長覃家華說。
據統計,自《陰極板絕緣條、絕緣層的整體模壓硫化技術代替熱熔安裝、刷漆方法,提高使用壽命》項目投入實踐以來,陰極板的使用周期從原先的6至8個月延長至10至12個月,報廢量明顯下降,每年約減少三分之一的使用量,節約成本達240多萬元。此項目還獲得了集團公司合理化建議優秀項目二等獎,是所有參評項目中的最高分,拿到了1萬元的獎金。
文圖 / 羅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