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從銅坑礦業分公司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該公司9月、10月連續兩個月超額完成生產任務。9月、10月完成供礦量均超11萬噸,產出錫金屬量均超300噸,四項指標均超出月度計劃的120%,全力衝刺下半年生產經營目標。
“時間換空間”,追着採場跑
由於當前採場數量有限,生產組織困難,銅坑礦業分公司在充分研究後,決定採取“時間換空間”的方式追着採場跑。
銅坑礦業分公司組織生產技術中心、生產運營中心、出礦工區、爆破工區等單位組成現場聯合辦公小組,對井下所有採場進行全面摸排調查,並24小時跟蹤落實。
奔着“多出礦、出好礦”的目標,分公司時刻關注採場的採出礦條件,精準把脈,對症下藥:一旦形成採礦條件,立即進行爆破採礦;對於礦石貧化較快的採場,一旦出現礦石貧化,則暫停出礦;在採場未完成貧化的情況下,協調爆破工區提前調查所有採場的爆破條件,對於符合爆破條件的,提前做好爆破設計和爆破採礦,真正做到了人停機不停。
出礦,爭分奪秒
出礦作業是事關礦石能否進入主流程的關鍵環節,在“決戰”時期,如何高效利用作業時間顯得尤爲重要。對此,出礦工區調整每班作業時間、下班前停機時間等,使每天每臺機組增加一個半小時的出礦時間。
黨員勞模韋壽江同志表示:“我們鏟運機司機堅定按集團公司‘多出礦、出好礦’的要求,看着礦量一天天地增長,我覺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工友們也很樂意有更多的活兒幹,那樣工資也會有所增長。”
增加值班人員,保障安全生產
爲確保各作業現場的安全,銅坑礦業分公司增加了值班安全員人數,重點對所有採場出礦川、出礦巷道的鬆石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此外,還增加了維修值班人員數量,不讓設備問題過班、過夜,爲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今年中秋節當天,天上下着小雨,816#鏟運機突然發生液壓系統故障,無軌設備車間主任簡世華和幾位維修人員從上午9點開始搶修,一直忙到晚上10點把鏟運機修好之後,才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家。簡世華說:“爲了修好這輛鏟運機,中秋節我們沒能和家人吃上團圓飯,有點遺憾,但是家裏人也理解我們,沒有抱怨什麼。反正年年都有中秋節,來年再補了。”
工藝改造,提高選礦回收率
爲提高選礦回收率,銅坑礦業分公司利用現有設備回收廠外微細粒級鋅金屬,清查流程內部金屬走向及損失點,優化產品結構,增加回收低度錫產品,提高鋅、錫金屬的綜合回收率。
此外,對局部流程進行調整。二段磨返砂不再返回臺浮系統,減少藥劑對後續鉛鋅分離作業的影響;同時調整振動篩的篩孔尺寸,將前重選別粒度、二段磨給礦粒度下調,確保錫、鋅、鉛、銻等主要金屬歸隊走向,丟尾品位有所降低。
選礦二車間主任吳傳坤介紹說:“我們在選礦作業過程中,已實現了無氰工藝,在確保選礦回收率的前提下,降低了環保風險,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在有色金屬市場價格下行壓力的背景下,銅坑礦業分公司將持續圍繞“決戰70天 衝刺年度目標”狠下功夫,向管理要活力,向安全要業績,向科技要效益,助力華錫實現高質量發展。
文 圖 /鄭敬方 韋作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