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消息;今年以來,錫價波動幅度較大。整體來看,一方面,全球經濟逐漸復蘇,拉動錫消費出現顯著增長,因前期錫價連續多年持續低迷,令礦山資本支出較爲謹慎,產能擴張受限,錫平衡暴露出供需缺口;另一方面,與2008年金融危機後相似的是,疫情後主要國家和經濟體央行均投放大量流動性刺激經濟,放大錫價波動。但是本輪周期的牛熊轉變也是十分迅速的。
供應端緬甸在錫價高位大量拋儲,其他國家例如印尼同樣實現增產,在今年上半年即兌現較高增量。而需求端則嚴重下滑,長鞭效應令產品上遊面臨較大庫存壓力,並且目前宏觀經濟的大背景使電子產品類可選消費的必要性大打折扣,錫平衡由緊缺迅速轉爲過剩,消費預期也出現惡化。
展望未來,預計錫礦進口量延續高位回落態勢。在錫價大幅回落之後,對一些高成本的礦山生產積極性可能受到抑制,並且緬甸礦出口關稅近期由25%回調至30%,巨量的拋儲也是難以持續的。結合國內煉廠曾經歷大面積的主動檢修,因此年內的冶煉原料相對是充裕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幾個月產量維持在較高水平,上半年增量錫礦正加速消化。
消費端則與其他基本金屬面臨同樣的問題,即傳統消費領域表現持續低迷和新消費領域的高景氣。光伏行業表現出的高景氣給錫消費帶來亮點,在補貼政策帶動下,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持續超預期表現。然而電子行業仍然處在下行周期當中,短期內這依然是錫消費的主要拖累因素。
錫錠進口今年同樣出現顯著增量,大部分時間裏國內現貨相對緊於海外,令海外錫錠大量流入國內市場。近期,海內外錫錠庫存再度回歸至中性水平,進口盈利窗口關閉,預計後續進口流入將放緩。
綜上所述,針對未來錫市平衡,中短期仍將在電子行業的拖累中掙扎,長周期視角下的錫消費增速中樞在2%左右,然而今年傳統電子行業的熊市周期產生較大拖累,新能源汽車和光伏行業雖保持高增速,但是佔比偏低削弱了其拉動能力。從電子行業庫存周期的角度來看,明年可能仍有拖累,但是幅度預計收窄。而供應端中短期則是繼續消化今年大量兌現的錫礦,長期來看儲備項目並不十分充足,未來供應彈性受限。
因此,對於明年的錫市平衡,我們認爲,雖然過剩格局可能難以完全扭轉,但是過剩壓力將大幅緩解,錫價重心進一步下修的概率不高。進入2024年,新舊消費領域有望形成共振,結合供應彈性的不足,預計2024年錫市平衡將出現缺口,未來錫價也仍有上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