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受益於錫礦資源供給偏緊預期,國內國際錫價整體呈現高位振蕩走勢,滬錫在132000—152000元/噸運行,倫錫在18500—22000美元/噸運行。2018年,錫礦面臨品位下降的問題,錫產量會受到錫礦供應偏緊影響,因此錫價仍有上行空間。
錫礦供給或下滑
2018年錫礦供給預計依然難有起色,因爲全球錫礦都面臨資源品位下降的問題。2018年全球新增錫礦產量有限,根據國際錫協數據,全球目前正處在前期勘探或者可研階段的錫礦項目成本在2.5萬美元/噸左右,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和非洲。
國內鋅礦供給方面,由於資源品位下降以及環保趨嚴,國內錫礦產量預計將逐漸下降,錫礦的對外依存度增加。目前,進口錫礦90%以上來源於緬甸,而2018年緬甸錫礦同樣面臨資源品位下降的問題。在2017年尾礦庫存消耗後,緬甸錫礦產量下降預計將傳導至市場,可以出口至中國的錫礦金屬量預計將降低。因此,國內錫礦供給預計將繼續下滑。
需求有望小幅增長
需求方面,傳統下遊領域,如焊料和馬口鐵的錫消費增速將下降,未來錫消費亮點將在錫化工等領域。據國際錫協數據,2017年全球錫消費比較平穩,估計需求增速在2%—3%,增量約爲35.5萬噸,2018年錫需求將依然維持2%左右的增速。
焊料的錫需求佔全球錫需求的52%,佔中國錫需求的61%,是非常重要的需求領域。原本預計傳統焊料領域的錫需求增速可能邊際遞減,但根據國際錫協的數據,傳統焊料的錫需求仍然保持3%左右的增速,需求增量來自近兩年比較火的LED、光伏電池、汽車電子,等等。對於國內市場來說,焊料的錫消費增長主要來自洗衣機、冰箱、空調等白色家電產量的增加,因爲與其他電子產品相比,白色家電耗錫量相對較高。2017年白色家電產量同比數據均有較好表現,增速較2015年擡升。考慮到焊錫主要應用在電子產品及白色家電上,整體需求預計將穩中有增。
政策放寬有利於出口
2017年年初,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確認取消精錫10%的出口關稅,因爲隨着國內精錫消費需求的提升,中國從精錫淨出口國轉變爲淨進口國。出口關稅的取消有助於國內錫出口,目前數據顯示出口量有所回升。
綜上,預計2018年錫需求將維持2%左右的增速,供給將維持穩定或小幅下降,整體來看,明年錫市依然偏樂觀,錫價仍有上行空間。風險點在於:錫礦供給超預期或中國需求疲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