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雲錫控股公司與上海大學、雲南省科學技術院在上海舉行材料基因組工程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三方將在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項目合作、共建科研平臺等方面加強合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共同加快推進相關項目建設,創造更大的科研成果與商業價值。控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濤,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校長金東寒,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統一,雲南省科學技術院院長侯樹謙出席籤署儀式。
張濤在協議籤署儀式上致辭,祝願上海大學、雲南省科學技術院與雲錫集團三方能夠協同發展、合作共贏、共創未來。他說,雲錫集團已經走過了136年的歷程,是雲南省乃至我國爲數不多的百年老店之一,具有全球錫行業資源豐富、產業鏈完整、產品種類多、市場份額大的突出優勢。同時,雲錫也存在着“大而不強、大而不優、大而不精”的瓶頸和短板。雲錫正以強烈的危機感和使命感,全力推進雲錫的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目前已經明確將錫基新材料、銦基新材料和錫的深加工,作爲雲錫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並將持續發力、久久爲功,努力將錫、銦這兩個小金屬做成大產業,爲中國的高端制造業提供高端的錫銦新材料,實現雲錫人產業報國、造福人類的夢想。
張濤表示,雲錫集團能夠與上海大學、雲南省科學技術院精誠合作,攜手共進,希望三方的合作能夠加快推進,早結碩果、多結碩果,實現互惠多贏、共同發展。
金東寒對三方合作關系的建立表示祝賀,對雲南省政府及雲錫集團的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感謝。金東寒談到,此次三方材料基因組工程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標志着滬滇科技合作邁上一個新臺階,這是上海、雲南兩地專家在技術、人才、平臺等方面不斷交流合作的結晶。上海大學近年來不斷加強產學研合作,力爭推動上海大學科技資源走出去與產業結合,促進材料基因組工程等高新技術向企業、產業轉移形成現實生產力,爲企業轉型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期待通過三方的科技合作,加強三方的交流和研討,在材料基因組工程領域發揮各自的特長與優勢,形成政產學研用協同發展、合作創新的運行機制,共同着力於錫銦等特色有色金屬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先進技術的產業化,增強核心技術研究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爲雲南省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侯樹謙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雲南省委省政府加大力度支持稀貴金屬新材料的研發,啓動實施雲南省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專項,希望通過5~10年時間的努力,將雲南稀貴金屬材料研發能力和產業水平提升至國際一流,助力雲南新材料產業2000億元產值目標。上海大學、雲錫集團、雲科院三方籤訂戰略合作,是雲南省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雲南省非常重要的亮點工程。雲科院將全面支持好該項目的順利推進,推進上海大學其他相關技術在雲南落地轉化,爲雲南省有色金屬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三方科技管理人員分別就上海大學科技發展與區域合作概況、雲南錫業集團科技發展戰略與合作概況、雲南省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概況、雲南錫銦材料基因工程專用數據庫及信息化建設重大研發項目推進情況等進行了匯報。
張濤、金東寒、侯樹謙分別在材料基因組工程戰略合作協議上籤字。雲錫控股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籤約儀式。